35CrMo鋼管厚度不均關鍵表現為螺旋形厚度不均、直線狀厚度不均及頭尾端厚度偏厚、偏薄等現象。35CrMo鋼管連軋工藝調節的影響是造成成品壁厚厚不均的關鍵因素。具體為:
1、35CrMo鋼管螺旋形厚度不均
成因是:
1)穿孔機冷軋軸線歪斜、兩軋輥的傾角不等或頂頭前壓下量太小等調節原因引起的厚度不均,一般沿鋼管的總長呈螺旋形遍布。
2)在軋制過程中放心輥開啟太早、放心輥調節不當及其頂桿顫動等造成的厚度不均,一般沿鋼管總長呈螺旋形遍布。
對策:
1)調節穿孔機冷軋軸線,使兩軋輥的傾角相同,按冷軋表給出參數調節軋管機。
2)對于第二種狀況,依據毛管出口速度調整放心輥打開時間,軋制過程中放心輥不要打開太早,以避免頂桿顫動,導致厚度不均。放心輥開口度應該根據毛管直徑的改變作適當調整,并考慮毛管跳動量大小。
2、直線狀厚度不均
成因:
1)芯軸預穿鞍座高度調節不適合,芯軸預穿時接觸到某一面的毛管,導致毛管在接觸面上溫降太快,導致厚度不均甚至拉凹缺點。
2)連軋軋輥空隙太小或太大。
3)軋管機軸線誤差。
4)單、雙機架壓下量不均,會導致鋼管單機架方位纖薄(超厚)、雙機架方位超厚(纖薄)的直線式對稱誤差。
5)安全臼破裂,里外輥縫差大,會導致鋼管直線式非對稱誤差。
6)連軋調節不當,堆鋼、拉鋼冷軋會導致直線式厚度不均。
對策:
1)調整好芯軸預穿鞍座高度、確保芯軸與毛管對中。
2)更換板孔及冷軋規格時要測量軋輥空隙,使具體軋輥空隙與冷軋表保持一致。
3)用光學對中設備調節冷軋軸線,年度大修時要校準軋管機軸線。
4)定期更換安全臼斷裂的機架,實施測量連軋輥內、外輥縫,出問題并定期更換。
5)連軋時,要避免拉鋼、堆鋼。
3、35CrMo鋼管頭、尾端厚度不均
成因:
1)管料前面切斜度、彎折度過大、管料放心孔歪斜易導致鋼管頭部厚度不均。
2)破孔時延伸系數太大、軋輥轉速過高、冷軋不穩定。
3)穿孔機拋鋼不穩定易導致毛管尾端厚度不均。
對策
1)查驗管料品質,避免管料前面切斜度、壓下量大,更換板孔或維修都應校準放心孔。
2)選用較低的破孔速率,以保證冷軋的穩定和毛壁厚厚的勻稱度。當軋輥轉速調整后,匹配的導盤也做相應調整。
3)關心導盤使用狀態并加強對導盤螺栓的檢查力度,減少導盤在軋鋼時的晃動力度,確保拋鋼平穩。